综合新闻
5月10日,黑龙江工业学院党校学生党员“周末大讲堂”第三期于东校区数字化党校举行。退休教师赵洁婷受邀担任主讲人,她以《让生活充满诗意》为主题,围绕“诗意生活与党性修养”主题,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中“文化自信”要求,为现场学生党员解析人文精神与党员使命的融合路径。
赵洁婷以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3~2024)》为切入点,剖析当前青年群体面临的“教育内卷”“成功焦虑”等现象。她指出:“幸福感缺失的根源,在于过度追逐外界标准而忽略内心的感知力。”
从古诗到生活:诗意在细微处
赵洁婷通过经典诗词诠释诗意生活的内涵。她以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、骆宾王《咏鹅》、苏轼《东坡》等作品为例,剖析诗人如何从自然与日常中提炼诗意。例如,苏轼笔下“雨洗东坡月色清”的意境,展现了逆境中豁达乐观的精神。她鼓励学生:“校园的一草一木、同学间的真挚情谊,都是他人眼中的诗意。关键在于用心感受,将烦忧转化为创作的灵感。”
实践诗意:简约生活与精神昂扬
讲座中,赵洁婷提出实现诗意生活的具体路径:培养感知力、简约生活方式、发展艺术爱好等。她倡导学生通过听音乐、阅读诗词、参与运动(如跑步、打球)等方式丰富精神世界,践行家国情怀,增强文化自信。她特别提到:“打理书桌、帮助他人等微小行动,都能成为提升幸福感的支点。”
互动现场:学生分享“诗意瞬间”
在互动环节,赵老师以朋友圈的“五类分享”(鼓舞他人、传递美感、感恩记录、自我愉悦、群体参与)启发学生。现场反响热烈,学生党员纷纷讲述自己的“诗意时刻”:有人提及图书馆静读的充实,有人分享运动后的酣畅淋漓,更多人谈及志愿服务中的感动片段。赵洁婷总结道:“诗意不仅是自我表达,更是对他人与世界的积极回应;每一次正向分享,都在为生活增添亮色。”
启迪与行动并行
讲座结束后,一名大四学生党员表示:“在离校前聆听这场讲座,让我对未来求学与工作的态度更加坚定——既要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也要心怀诗意拥抱生活。”其他学生党员也反馈,讲座不仅缓解了学业压力,更提供了可操作的精神成长方案。
此次讲座深化了学生党员对“文化自信”与党性修养的理解,探索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新模式,为校园党建注入了人文活力。通过诗意生活理念,引导青年党员平衡现实压力与精神追求,增强社会责任感。
- 2025-06-13追忆峥嵘岁月·传承革命薪火|我校开展“五老”领航红色主题教育活动
- 2025-06-13黑龙江工业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之二|我校举办辅导员急救技能专题培训
- 2025-06-12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活动
- 2025-06-12黑龙江工业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之一|我校举办第5期辅导员“半月谈”沙龙活动
- 2025-06-11我校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